2023-01-20

晨佇生物——做好原創醫藥的‘先鋒軍’

公司完成對諾貝爾獎獲得者AI藥物研發項目——晨佇生物的投資。該公司由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利耶·瓦謝爾教授及其學生白晨教授聯合創立。


諾獎得主、創始人——亞利耶·瓦謝爾教授

就職于美國南加州大學,是計算機模擬生物分子功能的先驅,開發了用于分子模擬的計算機程序,這些程序在不同的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新藥的開發等。2013年,亞利耶·瓦謝爾與美國科學家馬丁·卡普拉斯、邁克爾·萊維特因給復雜化學體系涉及了多尺度模型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

WechatIMG1890.jpeg



晨佇生物企業介紹

WechatIMG1887.jpeg


晨佇生物是一家以藥物靶點的作用機理研究為驅動力、尖端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的創新藥物研發公司。


晨佇生物將多尺度模型應用于藥物發現領域,建立了獨創的基于靶標蛋白動力學信息的藥物研發平臺,該平臺將世界領先的蛋白質結構解析技術、諾獎級的計算生物學技術、尖端的人工智能技術、高性能計算技術、生物信息學技術、實驗生物學技術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套從結構測定到先導化合物設計,再到化合物藥效驗證的完整流程。


晨佇生物創新技術

WechatIMG1888.jpeg


眾所周知,藥物研發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其包含了發現和開發兩大階段。藥物發現包括三個步驟,分別是疾病相關治療靶點的確認,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及先導化合物的優化,最終獲得候選藥物,進入藥物的開發階段。其中,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至關重要。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技術的出現加速了先導化合物發現進程,然而,隨著廣泛的高通量虛擬篩選,現有的化合物數據庫中骨架的新穎性越來越差,獲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子越來越難。


因此,新藥研發行業既有傳統意義上的研發效率低、周期長、成本高、失敗率高的痛點,同時CADD技術出現后也面臨著分子骨架新穎性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等難點。

WechatIMG1889.jpeg

人工智能輔助的藥物設計技術(AIDD)能夠有效彌補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過程中面臨的先導化合物的選擇性不夠、結構新穎性差的問題,但現有的AIDD技術在創新藥物的設計過程中僅考慮靶標-配體結合能、配體結構相似性等信息,動力學信息的缺乏限制了AI的上限,而這些不完整的訓練數據,使得當前的AI只能片面評價分子成藥性,效率較低。


晨佇生物運用獲得了諾獎的計算生物學方法獲得這些AI訓練的關鍵性信息。研究靶標蛋白工作過程的機理,獲得動力學信息;將動力學信息引入到AI訓練中,使得AI模型質量更優秀;動力學信息的引入擴展了AI制藥的上限,增加所設計分子的成藥性,大大提高研發效率,節省成本。


厚積而薄發,晨佇生物通過整合多尺度模擬技術、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構建了AI創新藥物設計平臺,能夠增強傳統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藥物開發的能力。目前公司已完成多個疾病相關靶標蛋白的機理研究及相應的藥物設計,并將快速推進藥物分子的化學合成和臨床前驗證。



Copyright?2021 杭州金龍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浙ICP備2021023090號-1
中文天堂资源在线www,天堂中文www官网天堂最新版,а天堂网www最新版资源,а√天堂网www在线最新版地址